
今年夏天,上海久事和北京首钢两家有国企背景的俱乐部成为CBA球员转会市场的最大赢家。继上海队拿下张镇麟后,北京队也将敲定赵睿。中国男篮两大国手改换门庭,一个南下,一个北上,他们的身价也随之暴涨。据说,京沪两强为了引进他们,分别付出了1.6亿元和8000万元。如果传闻属实,那么中国篮球和10年前的中国足球一样,也将进入“金元时代”。

赵睿
那么,赵睿和张镇麟到底值不值这么多钱?按照经济学的价值规律,稀缺商品的价值会以市场价格来反映。正所谓,物以稀为贵。在职业球员交易中,赵睿和张镇麟都是“商品”,而且属于稀缺商品。因为,在CBA联盟的球员中,只有一个赵睿和一个张镇麟,他们分别是中国男篮的核心后卫和辽宁队的当家球星。这样的球员进入转会市场,价格自然会很高,但是不是到了8000万或者上亿的身价,是由交易双方决定的。
为了得到赵睿,北京队不惜让新疆队买断他剩余一年的D类合同成为自由球员,然后再用C类合同和他签约三年。北京队用这种方式,绕开了D类顶薪合同名额的限制,原有拿顶薪的周琦、范子铭、陈盈骏一个没走,这足以看出北京队争冠的雄心:主力球员一个也不能走,赵睿也要同时加盟。当然,为了让新疆队和赵睿解约,北京队肯定表现出了足够的诚意。没有让新疆队心动的报价,他们怎么可能痛快放人?所以,理论上,1.6亿是可能存在的。
张镇麟
同样,上海队为了得到张镇麟,送出了球员+现金,8000万也不是没有可能。辽宁队作为民企球队,俱乐部运营上赛季就出现了问题。不然,他们也不可能甩卖当家球星。面对上海队的报价,他们没有拒绝的理由。毕竟,活下去是辽宁队现在面临的最现实的问题。只有填饱了肚子,才能谈诗和远方。
京沪两队重金砸出赵睿和张镇麟,有些球迷指责他们不按套路出牌,破坏了CBA的竞争秩序。首先必须明确一点,无论是北京队还是上海队,在球员交易中都没有违反CBA公司和中国篮协的规定,他们的引援是合理合法的,至于价格属于市场行为,这才是职业篮球的体现。以往,CBA总被吐槽职业化不彻底,地方体育局行政干预太多,球员流动性差,导致联赛竞争活力不强。现在,球员交易完全按照市场化运作,球迷又吐槽形成了垄断,这属于典型的既当又立。
CBA球员也进入了“亿元”时代,中国篮球会不会出现中国足球的问题?应该不会,篮球俱乐部的运营成本远远低于足球俱乐部,加上CBA没有升降级,球队对于成绩的压力没有中超大。不过,需要警惕的是,外援在CBA球队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,对于国内年轻球员的成长形成了抑制。对于中国男篮来说,如果还想在亚洲保持竞争力,这是CBA和中国篮协需要正视的一个问题。

 
                      Copyright 2024 亿万28 - APP下载入口 - 多端安装与更新 All Rights by 亿万28